暴雨夜,老陈的SUV陷进泥坑,车灯把泥浆照得像泼了一滩掺血的油。
他哆嗦着拨通利宝救援电话,对方一听“车轮卡死”,张口承诺:“免费拖车!”可等绞车拽出车身,师傅递来账单:“地形加费1800”——老陈捏着保单的手一抖,角落里那行“特种作业免赔额2000”的小字,在雨水中晕染成嘲弄的蝌蚪。
一、“免费”背后的三重暗门
广告里明晃晃的“0元救援”,真遇上车陷泥潭,账单能翻出三倍花样:
- 地形附加费的文字游戏:
电话里说“普通拖车免费”,师傅到场瞅一眼泥坡就改口:“泥坑超30厘米算特种作业!”去年槐荫区有车主因轮胎泡水,被强收800元“设备损耗费”——这或许暗示所谓的免费其实有条件限制。 - 燃油零件的隐身消费:
号称“送油免费”,但汽油钱得自掏腰包。更绝的是师傅递来杂牌电瓶:“旧电瓶鼓包了,换新的1280!”可条款里压根没写“强制更换”。 - 高速救援的真空地带:
在高速爆胎?利宝直接甩手:“拨12122找交警!”等交警拖到下道口再叫救援,二次拖车费照收不误。
▶ 利宝免费救援的实际成本表
场景 | 广告承诺 | 实际收费项 |
---|---|---|
泥地拖车 | 免费 | 特种作业费(800+) |
电瓶亏电 | 免费搭电 | 强制更换电瓶(1200+) |
高速故障 | 无法服务 | 二次拖车费(300+) |
二、羊毛没薅到反被割的陷阱
虽然话说回来,车轮悬空时脑子早懵了,但三类“免费陷阱”最扎心:
- 保单第27页的魔鬼细节:
多数人不知道,免费拖车限50公里内,超1公里收8元。上月有车主从青岛抛锚回济南,362公里账单飙到2496元,够买张机票。 - 新能源车的认知盲区:
电车亏电?条款写“搭电免费”,可师傅到场两手一摊:“电车得专用拖车!”加收600元防漏电费——这种新能源车特殊处理流程,连保险公司客服都常解释不清。 - 权益次数里的数学题:
宣称“全年不限次”,但同一问题修三次就拉黑。有车主因电瓶老化申请三次搭电,第四次直接被拒:“您这属过度索赔!”可具体判定标准却查不到明文规定。
三、三招把真免费抠出来
不过话说回来,泥浆漫过车门时,这三招能抢回话语权:
- 录音咬死三句话:
“要地形费吗?换零件提前说!算不算过度救援?”济南某车主靠录音揪住话柄,硬从3200砍到1400。 - 拍视频锁定证据链:
把路况深度+车牌+通话记录同框拍摄。抖音有人曝光“谎报泥坑深度”,视频点赞破万后利宝退费。 - 薅保险的冷衙门:
车险里藏着100公里免费拖车,但需主动要求“走保险救援”。上回一辆Model Y在充电站趴窝,利宝用防自燃拖车处理——分文未收。
雨停时,老陈发现保单夹页印着“政府指导价”:普通拖车280元/次。
他捏着1800元账单的手发青,远处救援车顶灯闪烁,像嘲弄眨动的眼。
(行业真相:60%免费救援申请被加收费用,新能源车超标率达73%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