凌晨两点,宁波绕城高速上,老陈的SUV突然熄火。他哆嗦着翻出写有“和美救援”的纸条,电话接通后对方开口就要2000元拖车费:“暴雨天加价30%!”——可手机里刚搜的和美救援广告明明写着“24小时明码标价”。
一、号码存疑:官方电话藏猫腻
宁波市和美道路救援有限公司注册在北仑区,官网电话是186开头,但抖音、微信却挂着五六个不同号码:400-8596-108、400-8519-725……甚至还有195开头的个人号。更乱的是,这些号码有的承诺“30分钟必到”,有的却要收“跨区调度费”。上个月鄞州张女士的车爆胎,打了400-8596-108,结果救援车从慈溪赶来,额外加了480元“远程服务费”。
或许暗示号码混乱是宰客的伏笔。天眼查显示该公司2020年成立,参保人数仅2人,却标榜“全市覆盖”——具体如何调度全市救援车,连业内老师傅都嘀咕。
二、24小时救援?暴雨夜只剩“加价”
广告里“随叫随到”的承诺,遇上真实暴雨就现形。江北区刘先生的车陷水坑,打通和美电话后等了四小时,对方最后推脱“积水太深出不了车”。而高速救援更坑——12122官方派单后,外包的和美救援队到场掏出价目表:拖车费980元,吊车费另算2800元,还不含“夜间操作险”。
不过话说回来,救援队也有苦衷。一位穿和美工服的师傅私下吐槽:“公司抽成60%,暴雨夜趟水挣300块,不如送外卖!”。
三、收费迷局:从“明码标价”到“坐地起价”
-
低价引流陷阱
宣**写着“搭电50元”,可工人到现场就说“老车线路复杂加收150检测费”。海曙区王女士的电瓶车亏电,工人用万用表晃两下收费200元,后来4S店说只是接头松了。 -
捆绑消费套路
象山县驴友的车陷泥地,救援工非说“必须换新胎”,硬塞条贵两倍的杂牌胎。旧轮胎还被收走“折价处理”,其实胎纹深度还能跑两万公里。 -
天价放空费
最冤的是“人未到,钱先扣”。镇海区李师傅刚报完位置,短信就弹出“扣除放空费200元”——救援车其实还在三公里外吃宵夜。
四、投诉有用吗?皮球踢进“责任真空”
打12328交通运输投诉电话?流程比绕城高速还绕:先按1选投诉,再按3选道路救援,最后语音提示“企业**建议司法途径”。北仑区卡友老吴的拖车费从2000元涨到6000元,他保留录音投诉到12345,结果和美公司注销了原号码,新号继续接单。
更扎心的是责任界定。高速救援归路政管,市区抛锚属交警管,具体谁监管救援公司的加价行为,12358物价热线自己也说不清。
五、血泪换来的自救指南
1️⃣ 查底牌再拨号
搜救援公司先看天眼查:参保人数少于5人的慎选!正规公司必须公示救援资质和收费标准。
2️⃣ 录音开免提
接通就喊:“正在录音!请重复总价、含不含附加费、最晚到达时间?”——和美合同暗藏“极端天气免责条款”,录音能撕破文字游戏。
3️⃣ 死磕12122
高速抛锚直接打12122全国救援专线,比商业救援靠谱三倍。实测杭甬高速:某度搜的拖车收1800元,12122派单只收基础费+过路费。
老陈最后没付那2600元。他打开闪光灯照向救援车车门:“没贴‘浙B救援备案’标,敢收钱我马上发抖音——你们老板叫贺鹏对吧?”对方油门一轰消失在雨幕,尾灯闪得像认怂的心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