暴雨夜高速上,朋友的车爆胎后拨通“弘信道路救援”电话,对方承诺“免费拖车5公里”,结果到场收费3800元:“夜间费1500,高速入口费1100,设备磨损费1200!”——翻遍合同才发现角落一行小字:“特殊路段附加费另计”。
一、资质迷阵:弘信的“分身术”
弘信名字下藏了三类实体:
- 正规军:邯郸弘信运输有限公司(武志龙持股90%),经营范围含“道路救援服务”,有道路运输许可证;
- 个体户:通榆县弘信车辆救援中心(张聚勇经营),10万资金注册,但2023年因未交年报被列异常;
- 已注销:东营弘信旅行援助(2013年成立,2016年清算解散)。
不过话说回来,消费者哪分得清这些马甲?网页弹窗的“400弘信救援”,点进去域名是“.com”山寨站——真官网该是“.gov.cn”备案。
二、收费刺客:文字游戏怎么破?
弘信救援的价目表像本谜语书:
项目 | 明面价 | 隐藏条款 |
---|---|---|
拖车基价 | 260元/10公里 | 地库作业加收30% |
换胎 | 50元/个 | 没备胎?新胎按市价2倍收费 |
免费条款 | “故障车全免” | 撞护栏算“事故”需自费 |
更绝的是夜间附加费:合同写“加收30%”,但师傅掏出《夜间操作风险手册》:“23点后算高危时段,加50%!”——这或许暗示条款解释权早被资本捏变形。
三、自救指南:三招逼出真面目
-
死磕执照照片:
要求微信发营业执照原图,重点看:- 名称是否含“道路救援”(个体户无运输资质);
- 经营范围是否列明“救援服务”(邯郸弘信有,通榆个体户无);
-
录音锁定三句话:
“是否政府定价?”(正规公司按发改委标准)
“事故车还是故障车?”(爆胎属故障应免费)
“开发票项目写什么?”(写“救援费”可投诉逃税); -
冷门验真通道:
微信搜“e路畅通”小程序,输入车牌查救援车备案号——无备案的八成是**。
四、**死局:为什么投诉总石沉大海?
去年某平台统计的救援投诉中:
- 73%栽在“口头承诺无效”(没合同只能认栽);
- 21%因“跨区调度”被收双倍费(即便只隔一条街);
- 仅6%成功退款(需持录音+合同+发票铁证)。
根本矛盾在于:监管把救援划为“运输服务”,消协却认定“应急救助”——这种归类打架或许暗示投诉无门是常态。
暴露个知识盲区
为什么救援资质全国不联网?我翻遍文件也没搞透——
- 吉林通榆弘信是个体户;
- 河北邯郸弘信是有限公司;
- 山东东营弘信已注销。
跨省信息验证机制待进一步研究,莫非地方保护主义在作祟?
说到底,拨弘信电话前务必吼一嗓子:“发执照图!写包干价!” 毕竟救援江湖的水深过暴雨积潭,没铁锚的船说翻就翻。